立秋刚过,七星湖湿地里假鼠妇草、飞燕草、细叶鸢尾等叶片渐黄,紫蓝色的华北乌头、黄灿灿的金莲花、淡紫色的柳兰还开得正艳。灌木丛里,几只惊鸟扑棱棱飞出;远处湖面上,一群水鸟在游弋嬉戏;头顶天空中,不时有飞鸟掠过。杜兴兰分辨着木栈道上散落的羽毛说:“这几年,观察到鸟的种类明显多了。”
穿过长长的栈道,杜兴兰和王龙低着头在草丛里仔细寻找。“在这儿!你看,真的是手参。”杜兴兰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留证。手参对土壤条件、生长环境等要求很高,在七星湖湿地还是首次被发现。
“应该是动物带来的种子。”杜兴兰分析,随着塞罕坝生态系统日益稳定,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为各种动物提供了优质栖息地。“植物引来更多动物,动物带来更多植物种子,塞罕坝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她说。
2015年出版的《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彼时塞罕坝有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2023年,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组成科考队,启动了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最新科考调查统计塞罕坝植物增加到666种,脊椎动物增加到318种。”杜兴兰说,其中,植物增加了尖唇鸟巢兰、紫点杓兰、小花蜻蜓兰等41种,脊椎动物增加了灰林鸮、黑啄木鸟、黑翅长脚鹬等57种。
光影斑驳的森林里,一只矫健的豹猫穿过草丛扑向猎物。杜兴兰给记者播放了一段今年春天拍摄的视频。“豹猫位于塞罕坝食物链顶端,它的出现是塞罕坝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标志。但过去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图像印证。”杜兴兰说,2022年,林场在不同位置布置了200台红外相机,用于记录各类动物活动。豹猫、猞猁、矛隼……被红外相机记录下来的动物越来越多。
长期从事塞罕坝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聂鸿飞今年调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工作,这让他对如何提高塞罕坝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8月8日下午,在千层板分场羊场营林区,聂鸿飞正在查看今年林冠下混交造林成活率。高大的落叶松下,新栽的花楸、稠李、桦树长势喜人。
建场初期条件有限,塞罕坝机械林场造林以落叶松、樟子松为主,树种单一且病虫害严重。为提高生物多样性,塞罕坝机械林场不断尝试给森林引进“新成员”,持续推进良种引育工作。冷杉、元宝枫、核桃楸、水曲柳、蓝靛果、小檗等树种陆续扎根塞罕坝。
“我们通过引进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将人工林变成上有松涛、中有灌木、下有花草的近自然林。”聂鸿飞说,实施近自然经营使森林通风透光性增强,乔灌草类植物更丰富,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推动“二次创业”,塞罕坝正加快实施自然保护地系统化保护工程,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由30.4万亩增至97.9万亩,林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由63.48万亩增至81.58万亩。投资3820万元,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及监测设施建设项目。压缩景点开放面积,划定1.89万亩林地用于集中学习考察和生态观光,约占林场总面积的1.35%,其余林地全年封闭管理。
“我们规划到2040年,全场混交林面积新增24.4万亩,总面积达到49万亩,混交林占比超40%。”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于士涛说,届时,塞罕坝将形成稳定健康的森林、草原、湿地交错带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富集地。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