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法院打好“组合拳”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2025-04-2909时59分 浏览次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兴隆法院始终坚持“法治引领、服务大局”理念,立足司法职能,多措并举,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做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为企业发展厚植法治沃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优化立案服务“结合点”,实现服务“零距离”。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推行涉企案件线上立案,通过法院电子诉讼平台、移动微法院等实现“一键立案”。通过网上立案提交诉讼材料,在线交纳诉讼费、领取法律文书,缩短立案时间。加大网上立案流程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两状”应用进一步践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公开立案材料清单,使当事人一次性交齐材料。设置便民服务区为当事人免费提供打印、复印服务。

丰富调解机制“融入点”,优化环境“和谐圈”。严格落实先行调解制度对物业服务合同、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争议不大的民商事纠纷,通过委托调解转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先行调解2025年以来,法官委托调解188件,调解结束166件,其中调解成功63件,调解成功率33.51%。积极开展总总调解工作与价格认证中心、劳动仲裁中心、工会等组织建立对接关系,调解解决行业性纠纷。目前与价格认证中心已经完成对接,能够正常委派案件。设立金融借款合同调解室,由熟悉商业规则的调解员或退休法官专门负责调解涉银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提升审判质效“基准点”,确保公正“软实力”。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对小额债务、简单合同纠纷等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商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或简易程序。成立两个速裁审判小组,2025年至今审理案件281件。推进在线庭审、电子送达,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和诉讼成本。通过电子诉讼平台、在线调解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以法答网案例库为学习平台,提升法官办案能力。通过阅核制审判委员会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确保各项审判管理质效向优质高端发展。

规范行政行为“平衡点”,政企互动“新提升”。充分利用行政纠纷调处化解平台,通过府院联动、法检配合等多元解纷机制,一体形成行政争议化解协调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积极会同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多次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实质性化解多起行政争议。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行政机关在制度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的建议3份,行政机关认真落实并书面予以反馈,促进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2022年以来,共审理涉企行政诉讼案件14件,其中判决撤销被诉行政行为5件,责令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2件,经调解原告企业撤诉2件。

秉持善意执行“准入点”,执破融合“快发展”。针对涉小微企业案件开辟绿色通道,组织专项活动20余次,执行到位金额90余万元。坚持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司法理念,将50余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人名单。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涉企案件实行一案一策,促成10余家暂时困难企业达成和解,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将“执转破”工作作为“执行长效机制建设”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结合点,对无经营能力企业适用快速审查程序(审查期≤30日),优先适用简易破产程序(6个月内审结),促进市场资源高效配置。2024年至今移送“执转破”案件7件。

来源:兴隆县法院 冯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