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4046/2025-18264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兴隆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5-12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兴隆县2025年省级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提前下达农业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财发〔2025〕1号)附件3-3《2025年省级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做好我县2025年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
2025年省级财政安排兴隆县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提升项目资金1.2万元,继续对县内4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作物栽培、水肥管理、作物产量、施肥效果和耕地质量等内容开展长期定位监测,为省级分析掌握耕地质量现状、问题与变化趋势,提出耕地保护提升对策建议、编制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报告提供基础数据,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做出贡献。
二、绩效目标
完成4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年度监测工作,为摸清全省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供基础数据。
三、项目实施内容
(一)监测点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4个,其中省级普通监测点2个、省级辅助监测点2个。
监测点编号 | 乡镇 | 村 | 农户姓名 | 土种 |
130822-01 | 南天门乡 | 郭家庄村 | 郭永丰 | 轻壤质体砂砾淋溶褐土 |
130822-01辅 | 大杖子镇 | 车河堡村 | 姜桂枝 | 轻壤质体砂砾淋溶褐土 |
130822-02 | 大水泉乡 | 厂沟村 | 张朝云 | 多砾砂壤质淋溶褐土 |
130822-02辅 | 蘑菇峪镇 | 孙杖子村 | 孙中亮 | 多砾砂壤质淋溶褐土 |
(二)明确年度监测任务
按照《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冀农厅办发〔2020〕3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冀耕地保护函〔2024]3号)要求,做好4个监测点年度监测工作。省级普通监测点设常规施肥区和无肥区2个处理小区,其中常规施肥区,小区面积333.3m2,开展田间调查和取土化验;无肥区,长期不施肥,小区面积66.7m2,设置保护行与常规施肥区进行隔离,仅开展田间调查,不取土化验。省级辅助监测点设常规施肥区,不设无肥区,常规施肥区开展田间调查和取土化验。
(三)规范做好田间观测记载与农户调查。对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附件1),跟踪调查记载监测点耕层的理化性状、作物栽培、水肥管理、作物产量等信息,专人负责,及时客观记录,不得随意调减调查内容,信息填写完整准确合理。
1、调查时间。2025年9月28日前15天内调查秋粮施肥量、产量等信息,采集常规施肥区土壤样品。
2、玉米测产方法。随机抽样测产。在常规施肥区和无肥区的田块分别取5个10m2的小区,将5个小区的玉米整株取样,脱粒,称重。由5个小区玉米的平均产量,计算亩产量。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小区的平均产量/10)*666.67
3、茎叶产量。将常规施肥区和无肥区田块取样,玉米5个小区秸秆称重。分别计算秸秆系数,然后折合茎叶亩产量。计算方法:
秸秆系数=秸秆产量/籽粒产量
茎叶亩产量(公斤/亩)=籽粒亩产量*秸秆系数
(四)搞好土样采集与测试。土壤取样和土样处理要选用正确工具,避免污染,禁止使用粉碎机处理土壤样品,按照《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 1121.1-2006)规定的方法操作。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1、采样时间:土壤样品采集要在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或接近收获时,下一茬作物施肥播种前开展。秋季取样时间:2025年9月28日前15天内。
2、取样点数量:监测点及辅助监测点共4个,每个监测点常规施肥区取耕层混合土样1个,每个混合土样取土点位不少于15个。无肥区不取土化验,仅调查作物产量。
3、采样路线:采用“S”形布点采样。要避开“三线一堆”(田间路、田埂、水沟和肥堆)等特殊部位。
4、采样深度:用采样铲挖取耕地0-20 cm、园地0-40cm的土壤。
5、采样方法:取样器要垂直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取样。
6、采样量:各分点混匀后用四分法取2kg土样装入样品袋。四分法就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量为止。
7、样品标记:采集的样品放入一个干净的、未被污染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一张。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土壤名称、编号及采样人、地块方位、种植作物等信息。
8、土壤容重测定:环刀法。每个监测点在常规施肥区用环刀采集土壤容重样品。事先准备塑料自封袋,称重。采集的土壤样品无损地转入塑料自封袋内,封口,填写标签,带回室内按NY/T 1121.4规定方法测定。
9、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点不宜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采样时要首先清除表层的枯枝落叶,有植物生长的点位要首先除去植物及其根系。采样现场要剔除砾石等异物。要注意及时清洁采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壤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3)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取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竹片采取样品。对于污染土壤的样品,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与人身体的直接接触。
(4)采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时,要防止待测物质挥发,注意样品满瓶不留空隙,低温运输和保存。
10、土样检测。主要检测耕层厚度、容重、酸碱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9项指标,其中耕层厚度在取样时现场测量。样品检测选择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采取加密检测加强质量控制,检测分析方法及技术要求严格按照附件2要求的标准执行。将所取土样,经风干、碾磨、剔除侵入体,过2mm尼龙筛,避免金属器具污染,贮存、备用,于2025年10月15日前将采集土样交检测单位,检测机构应在2025年11月25日前完成土样检测任务,出具检测报告。样品检测完成后,县土肥站准备1个监测点土壤样品备查。备查土样样品量0.5千克,过2mm标准筛,并贴标签,标签格式及内容见附件3。
(五)及时录入数据。严格执行田间调查、土壤采集技术规程,对监测数据真实性负责。同时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符合性、变异性进行审核。审核数据是否填报齐全,是否有缺失遗漏项目。审核数据填报是否规范,监测数据是否与当地实际相符。检查年际间数据变异是否过大,必要时重新检测土壤样品,数据填报规范标准见附件2。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河北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录入工作。
四、资金使用
兴隆县2025年省级耕地质量监测项目资金1.2万元,主要用于监测工作中监测点设施维护、定点调查、试验对比、采样测试、数据上报等环节补贴和宣传培训、示范观摩等环节所需的材料费、劳务费、租赁费、印刷费、会议费、咨询费、水电费、邮电费、维修(护)费、交通费(租车费等)、差旅费、外出参观培训费、委托业务费、生产试验补贴及培训伙食费等科目支出。
五、保障措施
1、细化实施方案。根据省市项目总体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安排、标准要求等,于2025年2月20日前完成方案制定,并报市局审批。
2、加强质量控制。调查取样环节严格按照《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冀农厅办发〔2020〕30号)标准要求执行,做到调查及时、内容全面、情况准确。同时,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按照10%的比例加入密码样,以便控制检测质量。
3、完善档案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方案、合同、数据、报告、调查表、照片等档案资料的收集,实施完成后,及时整理归档,规范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做到资金使用程序合规到位,资金使用有据可查。
4、做好监测数据保密工作。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点坐标信息进行了脱密处理。县级原则上不公开具体点位监测数据信息。
附件:1.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2.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方法及技术要求
3.耕地质量监测土壤样品标签
附件1:
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省级监测点编号: 国家级监测点编号: 监测年度: 农户电话:
统计项目 | 第1季 | 第2季 | ||||||||||
基本情况 汇总 | 作物名称 | |||||||||||
作物品种 | ||||||||||||
生育期(天) | ||||||||||||
大田期 | 起始(年/月/日) | |||||||||||
结束(年/月/日) | ||||||||||||
灌水总量(方/亩) | ||||||||||||
作物产量 | 无肥区 | 果实(kg/亩) | ||||||||||
茎叶(kg/亩) | ||||||||||||
常规 施肥 | 果实(kg/亩) | |||||||||||
茎叶(kg/亩) | ||||||||||||
施肥情况调查 | 有机肥(含还田秸秆) (调查施用时间、施用量、养分配比,斤/亩) | 底肥:
追肥: | 底肥:
追肥: | |||||||||
化肥 (调查施用时间、施用量、养分配比,斤/亩) | 底肥:
追肥: | 底肥:
追肥: | ||||||||||
耕层 物理性状 | 处理 | 质地(国际制) | 耕层厚度(cm) | 容重(g/cm3) | 取样深度cm | |||||||
常规区 | ||||||||||||
无肥区(馆陶县不调查) | ||||||||||||
耕层 化学性状 | 处理 | 测试项目 | ||||||||||
pH | 有机质g/kg | 全氮g/kg | 碱解氮m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缓效钾mg/kg | ||||||
常规区 | ||||||||||||
无肥区(不调查) |
填表说明
1、监测年度的划分:对于一年两熟地区,年度划分以冬作前一年的播种整地的时间为始到当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为止。
2、茎叶产量:茎叶产量=籽粒产量×秸秆系数。小麦秸秆系数全国平均1.17,变幅1.00—1.38;玉米秸秆系数全国平均1.04,变幅0.89—1.38;(谢光辉等,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
3、有机肥、秸秆养分含量参考下表。
种类 | 风干基(%) | 鲜基(%) | ||||
N | P | K | N | P | K | |
猪粪 | 2.090 | 0.817 | 1.082 | 0.547 | 0.245 | 0.294 |
猪粪尿 | 3.773 | 1.095 | 2.495 | 0.238 | 0.074 | 0.171 |
牛粪 | 1.560 | 0.382 | 0.898 | 0.383 | 0.095 | 0.231 |
牛粪尿 | 2.462 | 0.563 | 2.888 | 0.351 | 0.082 | 0.421 |
羊粪 | 2.317 | 0.457 | 1.284 | 1.014 | 0.216 | 0.532 |
鸡粪 | 2.137 | 0.879 | 1.525 | 1.032 | 0.413 | 0.717 |
玉米秸秆 | 0.748 | 0.412 | 1.266 | |||
小麦秸秆 | 0.565 | 0.067 | 1.280 | |||
水稻秸秆 | 0.773 | 0.130 | 1.804 |
注:P转换为P2O5应乘以系数(31×2+16×5)÷62=2.29。 K转换为K2O应乘以系数(39×2+16)÷78=1.20。
附件2:
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方法及技术要求
项目 | 方法标准 | 技术要求 |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贮存 | NY/T 1121.1 | |
耕层厚度 | GB/T 33469 | cm,保留1位小数 |
容重 | NY/T 1121.4 | g/cm3,保留小数点后2位 |
pH | NY/T 1121.2 | 保留1位小数 |
有机质 | NY/T 1121.6 | g/kg,保留3位有效数字 |
全氮 | NY/T 1121.24或 LY/T 1228/3 | g/kg,保留2位小数 |
碱解氮 | LY/T 1228 | mg/kg,保留整数 |
有效磷 | NY/T 1121.7或LY/T 1232; 若pH<6.5,所选标准中规定的两种方法都要做一次,选择与常年数据接近的数填报到监测系统 | mg/kg,保留小数点后1位 |
速效钾 | NY/T 889或LY/T 1234 | mg/kg,保留整数 |
缓效钾 | NY/T 889或LY/T 1234 | mg/kg,保留整数 |
附件3:
耕地质量监测土壤样品标签
位置: 市 县(市、区) 乡 (镇)村 户 | ||
坐标 (西安80坐标,小数点后5位) | 经度 纬度 。 | |
□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 监测点编号: 。 | ||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 监测点编号: 。 | ||
□常规区耕层混合样品 取样深度:□耕地0—20cm □菜地0—30cm □园地0—40cm | ||
□无肥区耕层混合样品(仅国家级监测点取样,取样深度0—20cm) | ||
取样人: 、 。 | 取样时间: 年 月 日 |
注:请在□内选项前面“√”选。